2月15日,广西药用植物园与老挝卫生部传统医药研究院召开合作交流视频会。白丹宇 摄
近年来,广西以建设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为主要抓手,深入实施中国—东盟科技伙伴计划和“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在技术转移和创新创业、联合实验室和创新平台建设、科技人文交流等多领域与东盟开展全方位的交流合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打造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广西紧抓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的良机,努力把与东盟国家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推上新台阶。
加强合作 成效显著
“海世通与文莱大学、文莱技术理工大学合作,积极开展适合养殖的优势品种的选种育苗工作,至今已选别出形体健硕、生长速度快、养殖成活率较高的金目鲈鱼子二代近20多个家系,并成功完成批量化催取鱼卵、稳定的孵化和标粗育苗工作,实现了文莱本土海水鱼育苗的突破,结束了文莱海水鱼养殖用苗依靠进口的历史。”3月11日,广西海世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韦成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2016年,海世通在文莱建设海洋渔业综合开发项目,积极推动中国先进渔业科学技术落地文莱。经过6年多的努力,海世通(文莱)公司初步完成了文莱优势海水鱼种质资源库的一期建设工作,为文莱及周边东盟国家渔业长久发展和国内优势海水鱼引种需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与海世通一样,广西药用植物园也积极开展与东盟国家的科技合作。应老挝卫生部食品药品司的邀请,广西药用植物园于2017年先后两次派出药用植物资源普查队伍前往老挝开展野外调查工作,调查涉及植物物种约1600种,发现了疑似新分类群十余个,走访了多位民间医生,在上述基础上出版了《老挝草药典》(第一卷)。2019年,广西药用植物园与老挝卫生部传统医药研究院签订《共建“老挝药用植物园”合作协议》,并签署了共建中国—老挝传统药物研究联合实验室的相关协议。
记者从自治区科技厅了解到,广西近年来在技术转移和创新创业、联合实验室和创新平台建设、科技人文交流等多领域与东盟开展全方位的交流合作,成效显著:在技术转移合作方面,已与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泰国、越南等9个东盟国家分别建立了政府间双边技术转移工作机制,构建了覆盖东盟10国的技术转移协作网络,成员数已超过2800家;在联合实验室和创新平台建设方面,推动建立了中国—东盟传统药物研究联合实验室、国际岩溶研究中心等15个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促进了双方研究机构间长期稳定合作;在科技人文交流方面,广西通过举办“10+3青年科学家论坛”、组织东盟杰青“创新中国行”、举办中国—东盟技术经理人国际培训班和专项技术培训班等活动,累计培训东盟国家技术和科技管理骨干1300多名,为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科技交流合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克服困难 坚定前行
正当广西与东盟国家科技交流合作渐入佳境时,疫情的到来,打乱了双方合作的步伐。
“2019年底突发的新冠疫情,给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和科研等工作造成阻碍,各项工作只能暂缓。”韦成昱回忆,国内渔业专家赴文莱分公司的工作计划暂停,文莱本地的大学教授也囿于疫情管控措施不能到项目点开展工作,合作研发的项目只能通过网络会议等方式推进,造成有些项目不得不延期执行。尽管困难重重,该公司的留守人员还是克服困难,在遵守政府疫情防控政策的前提下,持续开展海上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等工作。
“疫情期间,我们与东盟国家面对面的交流受到影响,原本计划前往老挝开展的老挝国家药用植物园建设规划工作和传统药物资源普查工作也无法成行。”广西药用植物园主任张占江介绍,双方共克时艰、同舟共济,艰难完成了老挝国家药用植物园项目规划初步设计图和项目建设可行性报告中文版的编写。此外,广西药用植物园与老挝卫生部传统医药研究院还依托《中国—东盟药用植物保育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于2021年8月签订了老挝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圃和繁育圃基础工程施工协议。2022年6月7日,种质资源圃和繁育圃通过了老挝卫生部传统医药研究院的验收。
“疫情期间,广西积极探索与东盟各国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的新模式、新路径,持续推动中国—东盟科技创新合作。”自治区科技厅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如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成功举办了3届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和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先进技术展,进一步打造推动中国和东盟国家技术需求对接及创新合作的高水平平台;联合中科院在泰国曼谷建设了中泰东盟创新港,打造首个离岸技术转移孵化创新载体,目前已引进中科院院士饶子和等专家入驻;建设了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驻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2个海外联络站,强化海外布局,推动合作网络前移;搭建了中国—东盟技术交易平台等线上信息交互平台,多种方式促进中国—东盟企业常态化合作对接。同时,广西依托线上平台,成功举办了中国—马来西亚绿色环保对接会、中国—东盟科技园区合作线上对接会、中泰医疗健康技术交流月活动、第6届中国—东盟技术经理人国际培训班、2022中泰技术研讨会(传统医药与疫情防控领域)等技术对接活动,成功举办了2022年中国—东盟创新创业大赛,为区域经济复苏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紧抓良机 扩大合作
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为广西扩大与东盟国家间的科技合作注入强劲动力。广西紧抓良机,努力把与东盟国家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推上新台阶。
“中国出入境政策和国际客运航班管控措施的相继调整,让我们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交流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搁置的合作开始陆续展开。”张占江说。今年2月15日,广西药用植物园与老挝卫生部传统医药研究院进行了一次视频会议,双方就老挝国家药用植物园的筹备方案和建设计划、谋划《老挝草药典》(第二卷)的编写启动工作、继续开展老挝的药用植物资源普查等合作内容初步达成一致意见。此外,广西药用植物园今年还将与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合作搭建面向东盟国家的药用植物相关研究与检测平台。
韦成昱告诉记者,随着国家出入境政策和国际客运航班管控措施的相继调整,海世通第一时间将国内科研工作人员派往文莱,协调文莱大学等单位教授人员,将合作研发项目尽快全面恢复。下一步,该公司将以获批“广西东盟渔业科技创新合作基地”为契机,组织与协调国内外专家团队,积极实施好在研项目与生产,与文莱科研工作者一起持续加强优势海水鱼种质资源库的建设,联合文莱水产发展中心构建热带海水鱼大规格苗种繁育平台,组织和培训文莱人员做好黄鳍金枪鱼的幼苗的捕获技术并小规模开展养殖实验,与文莱大学的教授团队开展基于PET网衣网箱环境下鱼类养殖生物学研究。
“广西将紧抓建设面向东盟科技创新合作区的重大机遇,积极参与推进落实中国—东盟科技创新提升计划和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专项行动。”自治区科技厅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工作重点放在:创新对外交流合作方式,畅通双边技术转移工作渠道;认真组织系列高规格科技创新活动,推进资源要素集聚融合;不断探索合作新路径,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活动常态化开展。据悉,自治区科技厅正与中国科技部、东盟秘书处和东盟各国科技主管部门开展密切的联络对接,积极筹备多项活动。(简文湘 白丹宇 陈栋量)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