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广西壮族自治区园区发展和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广西党政代表团考察贵州,挖到哪些“宝”? | 边学边思

2019-04-24 16:49     来源:广西新闻频道
【字体: 打印

4月21日起,广西党政代表团启程赴贵州、重庆、四川,学习考察三省(市)在改革开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科技创新、大数据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在贵州,代表们边学边思,都有哪些收获呢?

短短五年成为令人瞩目的“中国数谷”

“大数据”为何选择贵州?

4月22日,广西党政代表团来到了贵州省贵阳市,早上9点整,代表团到达贵州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在这个建筑面积达43000平方米,大约相当于10个标准篮球场的地方,代表团会挖到什么样的宝藏呢?

贵州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

“大数据”为何选择贵州

贵州特殊的气候和地质环境,加上“水火并济”的电力资源优势,为建设大数据中心提供了天然条件。

贵州举全省之力发展大数据,为大数据的“聚、通、用”作出了诸多努力,政府成为“数据开放”先行者。

2014年,贵州省迈出先行先试的一步,发展大数据产业。短短5年间,这个偏居西南内陆的省份,实现了后发超越,“把小数据变成大数据,把死数据变成活数据”,成为令人瞩目的“中国数谷”。

短短五年成为令人瞩目的“中国数谷”

2014年是贵州的“大数据元年”,大数据被确立为发展战略。2016年2月,全国第一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开工建设,贵州为综合试验区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在数据汇聚、共享、开放上形成相应行政法规。

广西发展大数据产业起步虽晚,但起点不低。中国-东盟信息港,是中国与东盟十国共建的基础建设、信息共享、技术合作、经贸服务、人文交流平台,也是我区数字经济发展的“头号工程”。中国-东盟信息港对于形成以广西为支点的中国-东盟信息枢纽,在“信息丝绸之路”建设中抢占先机具有重要意义。

同是西南省区,同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广西与贵州一样,渴望在发展的潮流中找准方向,开辟新路,换道超车。

先行先试

从一张白纸到全国多个大数据之首

云上贵州系统平台实现了全省政府数据统筹存储、统筹共享、统筹标准、统筹安全。通过统一管控,向全省政府部门提供云服务器、云数据库、云存储等服务,改变了各级各部门“自建、自管”的建设方式,大大提升了贵州省政务信息化水平。

中国内地的iCloud转由云上贵州运营。有专家预测,仅iCloud这一项业务,将为贵州每年带来10亿美元以上的稳定收入。截至目前,苹果、高通、谷歌、微软、阿里巴巴、腾讯、京东、富士康等200多个国内外知名企业项目落户贵州,投资总额超过2400亿元。

从一张白纸,到全国多个大数据之首:贵州获批全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出台全国首个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和意见;建成中国首个省级政府数据集聚、共享、开放的“云上贵州”系统平台;设立全球首个大数据交易所;挂牌运行中国首个国家大数据工程实验室;率先探索地方大数据立法,出台《贵州省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

如今,贵州已落地了易鲸捷、小i机器人、白山云科技等一批大项目。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已初步构建了从数据存储、清洗加工、数据安全等核心业态,到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关联业态,再到服务外包与呼叫中心、电子商务、精准营销、大数据金融等衍生业态的产业链条。

截至目前,贵州大数据企业达8900多家,大数据产业规模超过1100亿元。目前,“云上贵州”正致力于释放数据价值,推动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

边学边思:贵州如何挖掘数字经济“富矿”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到展示中心视察时指出“贵州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2018年,贵州省大数据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亿,挖掘数字经济“富矿”,代表团在满帮集团考察时深切感受到了这一点。

满帮集团,拥有全国最大的公路物流信息化平台,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准确便捷的信息交互平台服务,通过覆盖车油、ETC、新车、金融、保险、园区等服务领域,为货车司机提供一站式服务。

广西党政代表团在满帮集团的数字物流信息显示大厅看到,屏幕上不断滚动着广西与贵州,广西与全国公路物流最新的货运信息:起始地点、货物名称、重量、运费、货主电话....所有物流信息一目了然。

通过该集团的APP平台,可以随时快速调出与广西相关的货运信息:“南宁到北京,有橘子17吨,需9.6米冷藏车”“南宁到贵阳,有家具28吨,求13米高栏车”……

满帮集团“货车帮”的商业模式,好比货运界的“滴滴出行”——为货主物色车辆,为大货车司机就近寻找货源,通过车和货的信息匹配,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广西的货车司机以前到某地卸货后,还要花一两天时间才能找到新货拉回来,有了“货车帮”,通过手机就能找货源,双方的信用也有保障。

满帮集团运作模式告诉我们,大数据产业发展最终要靠市场来说话。大数据应用应为传统企业基层劳动者服务,解决生产过程中信息不对称、信息分析效率低等问题,从而实现以大数据为基础设施的生产方式,释放出传统产业新动能。

近5年内,广西若不能培育出有竞争力的新平台、新业态,必然被其他兄弟省份进一步拉大发展差距。要打造“按需生产”的大数据平台,掌握市场需求,再组织生产,实现精准营销。

边学边思:产业引领乡村振兴

4月23日上午9点55分,代表团来到花茂村考察美丽乡村建设。在这个名字透着花香的村落里,代表团又有什么新的收获呢?

在花茂村,有一项传承了上百年的手艺——陶艺。为传承陶艺文化,把陶艺文化打造成花茂村的特色品牌。花茂村兴建了陶艺文化一条街。在这里,特色陶艺吧、乡村创客艺术中心、古法造纸特色+商品馆等琳琅满目,开发出了各种体验互动项目,全面提升乡村的内涵和品质,使乡村更有灵性和活力,让游客与民风共舞,与乡愁为伴。

产业发展是深入推进大扶贫的重要推手。花茂村还是种植蔬菜的好地方。为把蔬菜等产业做大做强,花茂村引进龙头企业,将农业园区建成农业公园,在带动旅游发展的同时,还解决了当地400多村民就业问题。

在花茂村的一个蔬菜大棚基地里,代表团看到,丝瓜、茄子、西红柿等各色瓜果蔬菜已经进入盛采期。负责人介绍,基地占地300余亩,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采取土地入股、平时务工、年终分红的方式,使得农民多渠道就业,多元化增收。

此外,近年来,花茂村还通过招商引资,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发展精品水果和生态传统农业1000亩,发展刺梨种植2500亩,苗林一体化基地1000亩,实施公路沿线、花茂—苟坝沿线和25度以上坡耕地种植刺梨和经济林3000亩,退耕还林种植脆红李1311亩,连片提子(葡萄)种植200亩等一系列扶贫产业,让群众有了产业支撑,拓宽群众收入渠道。

通过发展农文旅一体化,如今村里外出务工农民从2000多人减少到不足300人,昔日"荒茅田"也变得花繁叶茂。”总结近年来的变化,当地村民露出了幸福的笑容,通过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现在花茂村基本实现了“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门路、人有致富技能”,曾经贫困的花茂村,变成了富裕的新农村。

边学边思:“三结合”助推贫困户创业就业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4月23日上午的11点45分,广西党政代表团来到贵州省遵义市鸭溪镇移民项目进行考察。

在鸭溪镇移民搬迁项目,一路上,代表们边看边想,互相交流分享心得,展示板上排列有序的搬迁数据,居民楼里真真切切的柴米油盐,共同见证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取得的新成果。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奔小康、感党恩”。这是鸭溪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的真实写照。

体面劳动、尊严生活、全面发展,消除“零就业”移民家庭,需要“标本兼治”。通过培育产业带动一批、推动创业扶持一批、公益性岗位安置一批等方式,就业增收渠道不断拓宽,扎扎实实为搬迁群众的新生活“赋能”。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奋斗是“追梦人”的标配。只有摒除“等靠要”思想,积极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搬迁群众才能走上新岗位、拥抱新生活。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