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广西壮族自治区园区发展和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科技+”引擎全开!北海AI发展“乘风破浪”

2025-11-03 15:00     来源:北海市融媒体中心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北海AI产业方兴未艾

全市拥有各类创新平台136家(其中国家级21家、自治区级71家),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101家、瞪羚企业7家,高新技术企业年度备案已通过评审35家(超年度任务4家);新增自治区级科技孵化器1家、广西众创空间1家;完成科技成果登记105项、技术合同认定登记396项,成交额达89.18亿元(超额完成自治区全年目标);“北海有礼抱抱”AI玩偶斩获国家级赛事奖项,广西海洋领域高能级创新平台落户……

今年以来,北海市在人工智能领域积极探索,围绕产业升级、文旅融合、海洋经济等重点领域,推动一批创新成果落地见效。前三季度,市科技局联合企业与科研机构,围绕产业升级、文旅融合、海洋经济三大领域推进创新,让“科技+”成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AI赋能文旅,打造智慧体验新标杆

9月,一场人工智能的创新浪潮在北海涌动。在中国—东盟人工智能+文旅创新应用大赛总决赛中,北海本土研发的“北海有礼抱抱”从506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大赛“应用创新”二等奖。这款以北海网红斑海豹为原型的AI智能交互玩偶,不仅是文创产品的升级,更成为AI与文旅深度融合的标杆。

“你好抱抱,我是一名外地游客,第一次来北海,能帮我安排一个三天的游玩行程吗?”国庆中秋假期,记者在“北海有礼”银滩潮雕店见到了这只手掌般大小、毛茸茸的雪白玩偶。随着“北海抱抱”被唤醒,通过简单的一问一答,它就能迅速生成一份详细且符合游客需求的个性化行程,赢得游客广泛好评。

“与传统文创产品不同,‘北海抱抱’借助AI技术,让北海的故事‘活’了起来。”北海有礼品牌运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它不仅支持越南语、泰语、英语等多个国家语言的实时交互,还搭载了我们独家开发的北海文旅知识库,能够实现个性化文化讲解与情感陪伴。既能讲解银滩、老街的历史故事,也能提供打卡指南。未来,产品还将联动景区拓展打卡导览功能,进一步提升北海文旅国际影响力。”

此外,在侨港开海嘉年华活动中,北海市创新引入AI数字人“小乔”主持开幕式,生动解读侨港开海习俗这一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人机展演、无人车海鲜物流配送等场景同步亮相,推动“科技+非遗+旅游”创新融合。据悉,今年以来,北海市积极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文旅领域,相继发布了涵盖智慧融合、管理调度等四大场景的“智慧文旅场景矩阵”,实现旅游体验与经济效益双提升。

聚焦行业大模型,构筑产业竞争新优势

近日,在位于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北海石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记者看到数块大屏幕上持续跃动着复杂的程序代码。这套系统依托AI模型与算法,对数据进行高效深度分析,将有力助推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持续突破。

“石基智能AI引擎HALO,是我们率先在酒旅行业落地应用的首个高级人工智能软件系统。”北海石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该系统集成多项人工智能技术,将推动行业加速迈入智能化运营新阶段。目前,我们希望在项目落地方面得到科技部门的支持与指导。”

据了解,该公司在科技领域展现出强大的人工智能实力。其研发的石基智能AI引擎HALO,成为酒旅行业首个AI智能引擎,目前已在酒店试点使用。下一步,该公司将全力构建清结算一体化解决方案,这不仅是打造AI财务Agent的关键基础,更是企业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又一力作。

前三季度,市科技局围绕“科技赋能产业、创新引领发展”主线,推动8个AI大模型落地:联合北海石基信息、北海新绎、天下秀构建“HALO智慧酒店模型”“嗯噢哇文体旅游大模型”“灵感岛AIGC营销模型”3个垂类应用模型;携手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广投北海发电等,攻关“北部湾海洋‘数值模式+人工智能’预测大模型”“北部湾赤潮灾害智能预警监测系统”等5个行业大模型,形成多层次AI创新体系。

为培育AI发展氛围,今年以来,市科技局还举办“人工智能专题微课堂”“智汇珠城”大讲堂等培训,覆盖公众及企业人员300余人次;同步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辅导企业申报2025年首批广西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和科技计划项目等,提供全流程支持。

平台人才双驱动,夯实创新发展根基

今年9月,广西海洋实验室正式落户北海,成为广西海洋领域最高能级创新平台。该实验室由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广西科学院牵头,联合多家龙头企业及高校科研机构,聚焦海洋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前沿领域,汇聚海洋四所、金风科技等机构与企业,开展基础性和前瞻性重大科技攻关和示范研究,以科技赋能海洋新质生产力,催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质海洋产业集群,形成“产学研用”协同生态,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今年以来,北海市在产业创新与企业服务方面同步发力。围绕南珠、对虾、海鸭蛋等特色产业编制创新图谱,市科技局组织企业申报自治区级重大项目28项,涵盖硅基新材料、沿边临港产业新质生产力培育、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立项实施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领域项目17项,鼓励企业自筹经费开展创新项目15项。

在资金与人才保障上,市科技局通过“产研问诊”“党员先锋队”机制,为45家重点企业提供“一对一”申报辅导。截至目前,已帮助北海获自治区支持项目48项、上级资金8045.5万元,为企业创新注入“强心剂”。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应用,重点培育高能级创新平台和科技型企业,加快硅基新材料研究院建设;推动AI技术向海洋经济、工业制造等更多场景延伸,完善人才政策与金融支持,推动北部湾陆海空天一体化观测网等重大项目纳入自然资源部“两重”布局,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创新活力。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