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广西壮族自治区园区发展和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招商引资优秀案例看贺州:从“人跑”到“数据跑”,大数据赋能基层治理与产业升级——“数”聚平桂,“智”理焕新

2025-09-29 17:00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客户端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9月26日,人民网总网首页推介、人民网客户端发布我区招商引资优秀案例《从“人跑”到“数据跑”,大数据赋能基层治理与产业升级——“数”聚平桂,“智”理焕新》,现转载如下:

“以前查一家企业的安全记录,需要分别给应急局、经贸局打电话要数据,现在只需点开‘智护平桂一张图’,所有信息一目了然,省了太多时间!”对于工作上的变化,广西贺州平桂区网格干部欣喜地表示。

曾经的平桂区,深陷“系统无法打通、网格干部一部手机N个应用”的治理困境,数字经济基础薄弱,远远落后于国家及自治区水平。

如今,凭借精准布局大数据产业、引入优质企业,平桂区成功实现从“人跑”到“数据跑”的跨越——不仅将招商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更在智慧治理与产业升级的双向赛道上稳步前行,走出了一条以大数据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之路。

锚定优势建园区,筑牢大数据产业“强根基”

平桂区的精准招商,并非盲目“撒网”,而是先算清“优势账”,明确“招什么、为什么招”。

近年来,平桂区紧紧围绕“现代化新城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的目标定位,将大数据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这既是顺应国家、自治区大数据产业政策导向的选择,更是基于自身优势的必然之举。

“平桂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圈,可直接承接大湾区大数据产业转移;智算机房电价仅0.5元/度,成本优势显著;水利资源丰富、空气质量优良,能满足大数据企业高耗能、高散热需求……”平桂区大数据招商组链长莫秀群在规划图前介绍。

这一系列优势,最终变成了平桂区大数据云计算生态科技产业园的实景。园区以“大数据智算中心+信息软件产业园”为“双核”载体,项目用地约140亩,总投资约13.59亿元,涵盖大数据智算中心、信息软件产业园两大板块,共同构建起集智算、软件开发、智能制造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

凭借清晰的定位与完善的配套,产业园于2021年列入第三批数字广西建设标杆引领重点示范项目及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成为平桂区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核心“金土地”,也为后续企业落地、产业集聚搭建了坚实平台。

精准引“智”破痛点,“智护平桂”显实效

在明确大数据赛道后,平桂区围绕“产业补链”与“治理破题”双重需求,精准筛选目标企业,最终将目光锁定在语浩科技(广西)有限公司——这家拥有1项AI人工智能专利、3项专利成果及20余项行业应用软件著作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其技术方向与平桂区推动数字化社会治理、发展智慧城市的需求高度契合。

2023年10月,语浩科技正式落地平桂区大数据云计算生态科技产业园。企业不仅快速融入园区产业生态,与其他企业形成技术协同,更直接针对平桂区治理痛点,打造出“智护平桂”项目,彻底打通基层治理“堵点”。

打开“智护平桂一张图”,地图、政务、网格等分散数据被整合为统一图层,辖区内人口、企业、耕地等各类信息实时可视、动态更新。搭配“走平桂”“知平桂”“治平桂”三个功能模块,更实现了治理全域共享和多跨协同:AI自动分配巡田、排查等任务,还能联动组织部、政法委、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这种模式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更实现了‘用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推动网格化工作迈上新台阶。”语浩科技总经理张诗辉指着屏幕说。

为降低基层人员使用门槛,语浩科技还设计了清单化、流程化操作界面,并配套教学视频与操作指南,确保系统“好用、易用、常用”。

延伸AI产业链,打造大数据产业集群

平桂区的AI布局并未止步于政务治理,而是向实体经济延伸,推动AI技术与当地特色产业深度融合,为产业升级注入“智慧动能”。

“我们研发的碳酸钙颗粒识别人工智能大模型已在多家企业试用,联合工信局、贺州市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制定石头检测标准,还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全区第四名的好成绩。”张诗辉介绍。

在农业领域,AI技术同样“大显身手”。语浩科技引进华南农业大学土壤改良项目,在平桂区荔枝种植基地落地应用后,有效提升了荔枝的产量与品质;针对畜牧养殖行业研发的AI监管服务平台,整合环境监测、疫病预警、政策对接等功能,已在多个养殖场完成联调测试,运行效果良好,为养殖业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截至目前,平桂区大数据云计算生态科技产业园已引进企业13家,其中软件研发企业7家,智能制造企业2家,孵化中心4家,上下游产业链初步形成。“企业集聚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形成规模效应,带动平桂区大数据上下游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莫秀群对产业未来充满信心。

下一步,平桂区将继续依托园区,以“湾数西算”为抓手,主动承接大湾区数据产业梯次转移,推动大数据与碳酸钙、黄金珠宝、美妆等当地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最终打造集“大数据人工智能算力中心-软件信息开发-研发创新-智能制造”于一体的大数据产业集群。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