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林县铝产业园。田林县委宣传部供图
总投资5亿元的铝精深加工重点项目落地建设,为广西田林县铝产业迭代升级注入强劲动能——这背后,是一场跨越粤桂两地的“三顾茅庐”式招商“长跑”。
“当初若不是县领导一次次带着诚意上门对接,我们未必会把目光落到田林。”提及广西科迪生铝业有限公司(广东卓尔盛铝业)铝精深加工项目的落地,项目负责人刘杰感慨万千。目前,该项目工地正紧锣密鼓推进施工,各环节有序衔接,县域铝产业正在加速迭代升级。
破壁垒:直面成本顾虑,算清“原料直供账”
作为深耕珠三角多年的铝加工企业,广东卓尔盛铝业在成本控制、生产效率和市场辐射上有着较高标准,最初并未将田林纳入投资视野。
“园区位置偏远,原料运输成本高;高端技术和管理人才难招聘;上下游产业配套也不够完善……”项目负责人刘杰回忆,这些顾虑曾让企业对田林投资举棋不定。
而彼时的田林招商团队,正肩负着“引进发展潜力大、带动效应强、投资效益好的强优企业,延伸铝产业链下游”的重任,面对企业的犹豫,团队选择以诚意和韧劲破局。一方面,招商工作组多次远赴广东佛山登门拜访,通过多轮专题推介,详解田林铝产业基础与升级潜力,逐环节磋商合作细节;另一方面,主动邀请企业团队实地考察田林铝产业园区,直观感受上游铝企配套能力,并安排专人全程跟踪,实时回应企业关于成本、配套的疑问。
真正的转折,源于一次“刨根问底”的上门沟通。田林县招商促进局局长陆海青带领团队,结合前期对企业经营情况的深度调研,在卓尔盛铝业会议室里直击成本核心:“园区内的广西田林百矿铝业有限公司有投资22亿元的水电铝一体化项目,年产30万吨铝水。项目若落地这里,紧邻原料端不仅能省去跨区域运输费,还能减少熔炼环节能耗,降本增效空间非常可观。”
这番“把顾虑摆上台、把账目算明白”的分析,让企业负责人眼前一亮。“他们不仅梳理我们的担忧,还帮着对接上游资源、核算成本差异。对比后发现,靠近原料端确实能实实在在降成本。田林县对企业成本考量得如此细致。”刘杰表示,正是这份真诚,让卓尔盛铝业重新审视田林,投资意向逐步清晰。
优服务:“未签约先铺路”,专班代办提效率
“当时我们还在纠结要不要布局田林,县主要领导就亲自带队,陪我飞赴苏州拜访客户;还专门去深圳对接,帮我们约见合作伙伴。”刘杰对项目洽谈初期的这段经历印象深刻。正是这次“未签约先铺路”的主动作为,让企业快速与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彻底打消了市场拓展的顾虑。“不少园区都是‘签约后才跟进服务’,但田林从初次接触就把服务做到了前头,这份诚意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
为推动项目加速落地,田林县更量身打造“全链条”服务机制:按照“一名县领导挂帅、一个县直部门牵头、一个工作专班推进”的模式,专班主动对接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等部门,提前梳理项目用地、企业注册、营业执照办理等全流程所需材料,全程提供“代办帮办”服务。从公司营业执照申领到土地招拍挂手续办理,专班全程跟进、高效衔接,切实为企业省去跑腿耗时的麻烦,全力保障项目建设按序推进。
强支撑:资源区位双赋能,产业链协同释放“乘法效应”
项目能快速推进,离不开田林县在资源与区位上的双重支撑。原料端方面,科迪生铝业已与园区内百矿铝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可直接依托百矿铝业实现铝水产能就地供应,对比企业原在珠三角的生产布局,能大幅减少原材料跨区域运输费和采购额外成本;市场端方面,田林地理位置优越,产品可便捷辐射西南周边市场,契合企业业务扩展需求。“选择田林,就是选对了成本洼地,也踩准了市场高地。”刘杰道出了项目落地的核心考量。
更让企业期待的,是产业链协同释放的“乘法效应”。田林县在与科迪生铝业达成较好的合作基础上,还通过以商招商方式,借由该企业引荐了广东欧美斯家具科技有限公司来田林县投资5亿元的家具配套产业项目。目前,广东欧美斯家具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万件木质家具加工项目”落地事宜也在紧密对接中。
“未来两企业项目落地后,我们生产的铝型材有望成为家具结构件原料,从园区铝水供应到铝型材加工,再到家具部件制造、成品家具生产,能在田林形成产业协作闭环。”刘杰认为,这条闭环一旦成型,将进一步带动县域相关产业发展。
“我们要的不只是招进一个项目,更是培育一整条产业链。”田林县在招商引资中始终秉持这样的深度考量。下一步,田林将以科迪生铝业、广东欧美斯家具为核心,持续引进铝型材深加工、家具制造等上下游配套企业,逐步推动构建“铝型材生产—家具部件加工—成品家具制造”的产业集群,助力本地产业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