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宁国际铁路港,运输车辆有序进出,作业区内有条不紊地开展吊装作业。记者 叶子榕 摄
新年伊始,与南宁国际铁路港作业区仅一河之隔的南宁综合保税区二期项目建设现场,建设者们正在紧张施工,努力刷新建设“进度条”。目前,该项目监管体系工程14栋单体建筑主体结构已全面封顶,为今年南宁综合保税区二期如期封关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物畅其流,货通天下。随着南宁综合保税区二期项目建设的加速推进,一个“货从南宁走”的美好愿景正在邕城大地逐步成为现实。
中国共产党南宁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暨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统筹“跨境融合”与“向海图强”,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构建更为畅通的跨境物流通道,推动高能级开放平台集成发展,提升对外贸易发展水平,深化区域交流合作,加快提升对内对外开放能级。
做活南宁发展棋局,“棋眼”在开放。全市上下充分发挥“最近”东盟和平陆运河建成后通江达海的优势,拓宽做实“南宁渠道”,服务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朝着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目标勇毅前行。
擘画“软”“硬”联通新蓝图
走进南宁国际铁路港作业区,一个个集装箱被吊装上火车,装车完毕的中越班列准备发往越南安员。装车前,广西邦达天原国际货运有限公司物流总监杨波已在线上办理了相关货运手续,“现在我们发货到越南,最快14小时就能到达,发货成本相比以前降低了。这几年通过中越班列,我们公司发货量实现新增长。”
中越班列变得越来越忙碌。据统计,南宁与越南北宁、北江实现12小时“厂对厂”公路通达;2024年1—11月,中越班列数、发运量同比分别增长554%、1274%。
不断增长的跨境物流货运量背后,是南宁市以“两港一区”为牵引,加快构建更为畅通的跨境物流通道的蓝图正在变为现实。
如今,南宁正以获批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为契机,充分发挥铁路港、空港、公路港作用,深化与东盟国家的铁路、公路、水路等方面的互联互通合作,构建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做强物流枢纽功能,推动跨境物流运输质效提升。
2025年,南宁市将加快平陆运河(南宁段)、南宁(牛湾)至贵港3000吨级航道工程等项目建设,持续畅通“向海”通道,实现“向海”发展;加快推动南防铁路南宁至钦州段增建二线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密南宁至东盟国家的国际货运航线,常态化运行中越公路货运直通车,扩大中越铁路集装箱班列开行规模,畅通“通边”通道,推动跨境货运量稳步提升;扎实推进南宁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各项工作;加大多式联运等物流企业培育力度,实施行业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推动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今年,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将坚持‘跨境融合’与‘向海图强’双向发力,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标准‘软联通’,拓展更高水平交通运输开放合作新空间,为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积极贡献交通运输力量。”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表示。
构建开放平台新优势
岁末年初,五象新区(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迎来喜讯: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AEO认证观摩实训基地于2024年12月31日在新区揭牌启用。依托基地的运行,新区在优质外贸企业培育和规范化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将进一步发挥,为更好地服务高水平开放夯实基础。
高能级开放平台,是对外开放主战场。2024年,南宁市以五象新区(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为引领,大力推动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核心区、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等国家级开放平台融合发展,努力构建开放平台新优势,不断增强开放发展新活力。
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南宁片区完成实际利用外资2.37亿美元,南宁片区协同发展区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引资项目投资完成额50亿元,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完成113.06亿元。2024年,新区新增“不动产交易智慧办税新模式”等制度创新成果41项,累计拥有成果229项;RCEP政务服务中心首批6个基层服务站揭牌启用,服务中心累计服务企业超470家,带动服务企业进出口额约3.29亿元;中国—东盟金融城新增金融机构(企业)53家,实现跨境人民币结算173.46亿元、同比增长92.58%……
作为南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五象新区(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一系列开放发展成果,见证着首府蹄疾步稳的开放脚步。
今年,五象新区(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将围绕货物贸易便利、服务贸易便利、跨境金融拓展、数据安全有序流动等方面探索创新改革;用足用好RCEP优惠政策,试点对接CPTPP、DEPA等更高国际规则;联合海关加强AEO政策宣传,加大AEO企业培育力度;加快一批重点对外开放项目建设;推动南宁片区协同发展区发展,促进制度协同创新、产业协同发展、政策措施共用,不断扩大自贸试验区的示范引领和溢出效应。
“我们将充分利用自贸试验区、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核心区等重大开放平台集聚优势,持续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发挥科技创新牵引作用,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做优做强新兴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高质量发展,奋力为南宁市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中国—东盟跨境产业融合发展合作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五象新区(自贸试验区)负责人表示。
塑造产业园区新动能
走进南宁东部新城,六景化工园区、伶俐工业园区等项目建设工地一派繁忙景象,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发展的脉搏跳动不止。随着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的加速推进,一个衔接平陆运河经济带的向海园区正逐步成型。
过去一年,南宁市紧紧围绕国家赋予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中国—东盟跨境产业融合发展合作区新定位新使命,抢抓平陆运河建设、东部产业转移、深邕合作等重大机遇,强化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和产业引导,积极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推动资本招商、“基金+产业”招商等持续深化,招引优质项目布局南宁,形成洽谈一批、签约一批、加快落地一批的良性循环,南宁特色开放发展新路子越走越宽。
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南宁市产业园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75.84亿元、同比增长1.81%;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25家。在全市层面,2024年1—11月,南宁市招商新签约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263个,总投资额1244.80亿元,新引进强优企业19家,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强优企业纷至沓来,产业体系加快形成,经济结构加快完善……如今,产业园区正成为南宁市扩大开放的重要载体。
2025年,南宁市将持续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五象新区、市管国家级开发区制定完善“一区一方案”,各辖区因地制宜推行“管委会+公司”“区政合一”等运营模式;持续推进园区规划,用好园区专项债,加快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打造特色产业园区,推动全市各产业园区发展“3+N”重点产业,优化产业布局。
“市投促局将抓好投资促进和园区改革发展两条主线工作,坚持把产业园区作为招商引资主阵地、主战场,紧紧围绕产业园区设施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政策一流‘四个一流’目标,加快产业园区优化整合,积极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锚定低空经济、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化工新材料等新质生产力新赛道,灵活运用基金、股权、并购等方式‘以投带引’,推动重大项目向园区集聚,推进产业园区差异化协同发展。”市投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