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广西壮族自治区园区发展和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重磅规划!南宁将打造成华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2024-12-02 08:00     来源:南宁市自然资源局、广西云-广西日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11月28日,广西南宁市针对《南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规划》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总目标,对全市国土空间的开发、利用、保护、修复作出了系统谋划和全局安排,是南宁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制定的空间发展蓝图和战略部署。

图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城市性质和核心功能定位

2024年11月9日,《南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得国务院批复,这是全国第十个获得国务院批复的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也是国务院批复的首个地级市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根据国务院批复,南宁市的城市性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华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核心功能定位是面向东盟开放门户。通过强化服务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交往、产业合作、科技创新、服务贸易、交通物流等门户功能,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

批复要求,南宁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中国—东盟跨境产业融合发展合作区,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引领北部湾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图源:南宁市自然资源局

筑牢安全发展空间基础

《规划》强调,坚持底线思维,统筹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作为未来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不可逾越的红线。

到2035年,南宁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707.05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602.25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3020.52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905.57平方公里以内。

形成优势互补、差异化发展的市域国土空间体系

《规划》要求,构建以北部生态区为屏障、四片农业发展区、邕江保护与发展带、南宁都市区为核心的“一屏四片一带一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稳固浔郁平原农业主产区粮食生产安全,统筹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空间。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强化对生态空间的整体保护和系统利用,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提升中心城区能级,完善三大副城新城功能,提高中心城镇和重点镇的服务能级,构建区域协调、城乡融合的城镇体系。

图源:南宁市自然资源局

形成“一主三副多节点”的城镇空间格局

《规划》提出统筹优化城镇空间格局,形成“一主三副多节点”的城镇空间格局。

“一主”指:南宁中心城区,是南宁政治、经济、文化、国际交往等城市综合功能和广西首府职能的主要承载区,是带动市域城镇发展格局优化的核心载体。

“三副”指:武鸣副城区、东部新城、临空经济示范区三大副城新城,其中,武鸣副城区重点完善城市综合职能,东部新城加快培育新经济增长极,临空经济示范区充分发挥跨境开放平台作用,并强化与中心城区交通联系和功能协作,促进产城融合发展,是加快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和区域辐射力的关键载体。

“多节点”指:隆安县城、马山县城、上林县城、宾阳县城、横州市区和黎塘镇六个地区中心城镇以及五塘镇、金陵镇、那马镇、大塘镇、那桐镇、校椅镇等多个重点镇,是实现市域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

图源:南宁市自然资源局

高标准建设南宁都市圈,引领北部湾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规划》明确,以南宁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共建“南北钦防”、南宁—贵港、南宁—崇左三条城镇发展轴,进一步强化向海、东融和向边三大方向协同发展。通过构建互联互通的高效立体交通网络,联合打造跨境产业链供应链等,提升南宁作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推动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水资源配置优化,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等,加强南宁都市圈共建共治共享。

图源:南宁市自然资源局

促进交通互联互通,建设东盟门户枢纽

《规划》要求,高标准建设平陆运河,强化和北部湾港功能联动,完善多向联通的对外对内通道,强化面向东盟的交通物流功能,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一是以空港为支撑,打造区域航空枢纽。

二是以南宁港为依托,建设南宁港-钦州港组合型多式联运枢纽。

三是以国际陆港为引领,规划“一主多辅”铁路货运枢纽格局

四是构建“三主三辅”的高铁枢纽格局,实现南宁与周边城市群之间高效联动。

图源:南宁市自然资源局

为落实东盟门户枢纽、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国家物流枢纽等战略定位,南宁借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和平陆运河建设,发挥区位优势,完善多向联通对外对内通道和多式联运的交通物流枢纽,实现1小时内通达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2小时内通达广西壮族自治区内主要城市、3小时内通达周边城市群核心城市的目标。

“一体两翼”产业空间格局

《规划》提出,优先保障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空间需求,以五象新区为“一体”,打造科创中心和总部基地;以东部新城为“东翼”,建设先进制造业和临港产业基地;以“两港一区”为“西翼”,建设跨境产业和枢纽经济集聚区。

到2035年,全市工业用地面积稳定在200平方公里左右,占比不低于20%,为维护国家供应链产业链安全和稳定提供坚实的空间保障。

图源:南宁市自然资源局

打造“中国绿城”升级版

《规划》强调,以建设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人民城市为目标,严格开发强度管控,优化中心城区用地布局。

一是增加绿地和开敞空间供给,系统布局蓝绿开放空间,到2035年,中心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小于12平方米。

二是统筹安排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重点保障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用地供给,规划3处市级、8处片区级和164处社区级公共服务中心,打造全龄友好的15分钟生活圈。

图源:南宁市自然资源局

三是优化中心城区路网结构,以大中运量轨道交通为骨架,建设绿色便捷的公共交通体系。

四是统筹水利、能源、环境、安全等基础设施空间布局,提高城市安全韧性。

图源:南宁市自然资源局

《规划》明确,构建文化资源、自然资源、景观资源整体保护的空间体系,塑造壮乡首府、中国绿城的城市特色风貌。

一是划定全市域历史文化保护线。

二是构建“一带四环”的魅力空间格局,打造17个魅力片区,彰显南宁“山水丘田城”相依相融的壮乡首府特色

三是加强对邕江沿岸建筑高度、体量、色彩等空间要素的管控引导,建设世界级滨水活力景观带。

图源:南宁市自然资源局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